長者友善

Publish Date | 2022/09/10 07:04
讓長輩獲得好的照顧、陪伴與尊嚴
1. 發放重陽敬老金2000元,發揚傳統敬老文化:


退休長輩是過去對社會有所貢獻的英雄,如今對於敬老金發放的討論,造成了世代明顯的分化,「無奈多少給一點」的態度也讓人感覺受屈辱,這些社會對立都是不必要的。


但追根究底,是因為過去市府不懂得開源,造成全民皆苦,大家才會在發與不發之間產生對立。如果今天大家生活都過得舒服,有高薪、有房住,在過去經濟起飛的年代,誰計較過敬老金呢?


透過比原本更高額的敬老金發放,重新傳達我們對長輩的尊重,真的做到「敬老」。這只需要9-10億的預算即可完成,我們的政見可以替台北市政府每年額外創造千億收入,完全不是問題。


2. 現有中低收入老人津貼加倍,支持沒有收入的長輩,享有基本生活尊嚴:

現今的老人津貼過低,在台北市要維持基本的生活非常艱辛。我們主張要補貼就應該補貼到位,老人津貼加倍發放,好使長輩能夠有更好的生活品質,維持基本的生活尊嚴。


3. 廣設公共托老的日照機構與老人公寓,同時增加24小時的長照機構:


因應不同家庭的需求,提供不同類型的照護機構。不只要數量充分,價格也要親民,品質更要維護。


4. 市政府提供公費照服員,協助長照2.0無法妥善照顧的家庭:


現有長照2.0有許多社區的機構無法提供夜間或假日的照服員,收費上也有許多不夠彈性之處,市府將建立公費的照服員制度,補足長照2.0的缺口,使每個家庭都能獲得妥善的照顧。


5. 喘息服務時數增加至52天,讓照顧者每週可至少休息一天:


原有的喘息服務時數過低,造成居家照顧者承受身體與心理上巨大的壓力,對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會有不良的影響,甚至最終發生人倫悲劇。


上班都能有週休二日,照顧者也應該每週有休息一天的權利,才能維持健康的身心,好好陪伴重要的親人。


6. 廣設道路無障礙設施與淨空人行道,確保長輩與孩童行的安全:


台北市人行道與標線型人行道的無障礙設施都非常不足,而且常見路燈、變電箱、電線桿等物擋道,地面傾斜導致輪椅難以通行等等,這些都會影響長者們出行的意願與安全。


事實上不只長輩,幼童、推嬰兒車的父母、身心障礙者乃至所有行人,都應該享有更完善、安全與淨空的人行道。


7. 鼓勵家庭互動,提供諮商資源,讓青壯年與長輩能夠有更好的交流:


家庭和樂是大家的目標,但因為生活上許多長期的摩擦、溝通不良,往往造成最親近的家人有話無法說,透過家庭諮商重新開啟對話、修復關係,對子女、對父母都是美事一件。


市府應提供充足的社區心理資源,協助家庭關係的和諧。


8. 社區大學補貼,鼓勵長輩充實生活與結交朋友:


鼓勵退休的長輩建立新的人際圈與生活圈,培養新的興趣,走出戶外充實自我,對於身心健康都會大有幫助。


9. 由社區據點、里長提供數位教學服務,消除長輩數位落差:


時代趨勢之下,有越來越多生活所需要依靠網路,這讓不懂得使用3C產品,數位能力低落的長輩在社會上越來越趨弱勢。藉由里長與社區據點來提供數位教學服務,使每個長輩都能享受未來智慧城市的便利。


10. 長輩價值再造,輔導想服務社會的長輩再造事業第二春:


有許多長輩退休後其實身體與心智能力仍然強健,而且有豐富的專業經驗與社會歷練,是非常可貴的人力。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尋找到更符合他們專業與志向的工作,使他們能再為社會創造貢獻,找回生活的價值感。